当前位置: 首页 - 华中 - 正文

芜湖野长江:在城市边缘寻找母亲河的狂野之美

来源:乐游网 责编: 时间:2025-07-04 02:47:56
导读芜湖野长江:在城市边缘寻找母亲河的狂野之美 清晨五点半,天刚蒙蒙亮,我骑着电动车穿过芜湖城区的街道,向长江边驶去。初冬的寒风刮在脸上生疼,但内心却异常兴奋——今天我要去寻

芜湖野长江:在城市边缘寻找母亲河的狂野之美

芜湖野长江:在城市边缘寻找母亲河的狂野之美

清晨五点半,天刚蒙蒙亮,我骑着电动车穿过芜湖城区的街道,向长江边驶去。初冬的寒风刮在脸上生疼,但内心却异常兴奋——今天我要去寻找芜湖人口中神秘的"野长江"。

说起长江,大多数芜湖人首先想到的是滨江公园那一带。平整的堤岸、规整的步道、精心布置的绿化带,那是市民们散步、跳广场舞的热闹场所。但老芜湖人都知道,真正的长江,藏在城市边缘那些未经修饰的角落里。

我的第一站选择了四褐山。这座位于城北的小山包并不起眼,但登上山顶,视野豁然开朗。站在观景台上,浑浊的长江水在脚下拐了个大弯,江面宽阔得让人心慌。远处,几艘货轮像玩具般缓缓移动,江对岸的田野和村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这里没有栏杆遮挡,江风直接拍打在脸上,带着潮湿的水汽和淡淡的腥味。一位晨练的大爷告诉我,他在这看了三十年的长江,"江水时涨时落,但那股子野性从来没变过"。

沿着江堤往东骑,我来到了二坝镇。这个曾经繁华的渡口如今显得有些落寞,但江边的野趣却更加浓郁。在一片芦苇荡前停下,拨开半人高的杂草,眼前的景象让我屏住了呼吸——江水在这里肆意漫流,形成一片浅滩,几只白鹭正在浅水中觅食。远处,一艘渔船正撒网,船老大黝黑的脸上刻满风霜。这里的江岸没有水泥加固,泥土被江水冲刷得支离破碎,露出深褐色的断层。蹲下身,能闻到泥土混合着水草的独特气息,那是城市公园里永远闻不到的长江味道。

中午时分,我拐进了清水街道的一条小路。穿过几栋老旧的居民楼,眼前突然开阔——一片未经修整的江滩展现在眼前。几个孩子正在浅水区摸螺蛳,他们的欢笑声和江水的哗哗声交织在一起。岸边停着几艘破旧的木船,油漆剥落处露出木材的本色。一位正在补渔网的老渔民告诉我,他从小就在这段江边长大,"现在的长江规矩多了,我们小时候,江水一涨就直接漫进家里"。说着,他指了指远处新建的防洪墙,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
下午三点,我来到了位于三山区的黑沙洲。这个江心小岛需要乘坐渡船才能到达,渡船是那种最老式的铁皮船,开动时发出"突突"的响声。登上小岛,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茂密的树林、成片的菜地、散落的农舍,时间在这里似乎走得更慢。沿着岛边的土路行走,可以近距离看到江水拍打岸边的景象。这里的江水更加湍急,卷着漩涡奔流而下,偶尔还能看到几段漂浮的树枝被急流裹挟着飞速掠过。岛上居民说,每年汛期,江水都会淹没部分低洼地带,"但这就是长江的脾气,我们早就习惯了"。

傍晚时分,我登上了弋矶山。这座位于城西的小山是观赏长江落日的绝佳地点。与滨江公园里挤满拍照的人群不同,这里的观景台安静得多。夕阳把江水染成金色,远处的船只变成剪影,江风送来对岸农田的气息。一位住在附近的中年人告诉我,他每天下班都会来这里坐一会儿,"看着长江,什么烦恼都能暂时放下"。

回程的路上,我一直在想,为什么这些"野长江"如此打动人心?也许正是因为它们保留了长江最原始的模样——不受约束的江流,自然生长的植被,随季节变化的岸线,以及那些与江水共生的人们。在这些地方,你能感受到长江不是风景明信片上的图案,而是一条活着的、会呼吸的河流,有着自己的脾气和性格。

如果你也想看看长江的野性一面,不妨按着我这条路线走一趟。记得穿双结实的鞋子,带上一壶水,最重要的是,带着一颗愿意发现的心。芜湖的"野长江"正等着你去探索,去感受母亲河最真实的脉搏。

Top